冬至日,江南地區(qū)有“冬至餛飩夏至面”之說。其實,冬至除了餛飩,還應(yīng)該有那燙嘴的湯團,為寒冷的冬日注入一絲溫暖。每當(dāng)天氣漸冷,一碗熱騰騰的湯團便能瞬間暖心窩,為冬日增添一絲溫馨。
圖片來源:東方IC
在江南,上海人、蘇州人、寧波人等都喜愛用糯米粉搓成的圓形美食——湯團。無論是名聲遠(yuǎn)揚的七寶老街湯團店,還是城隍廟的寧波湯團店,都承載著人們對這一傳統(tǒng)美食的熱愛。而湯圓則是閩方言區(qū)的叫法,令人想起臺灣民謠《賣湯圓》中的美妙旋律。值得一提的是,加入了酒釀后,它被稱為酒釀圓子,而非酒釀湯團,這也體現(xiàn)了語言的微妙差異。
每次走進堂食,我都對店家如何將不同口味的湯團——豆沙、黑洋酥、棗泥、花生、菜肉、純?nèi)狻谕粋€大鍋里區(qū)分得如此清晰感到好奇。這種手藝,真令人嘆為觀止。
在北方,人們稱之為元宵,一般是用干糯米粉滾制而成。除了水煮,油炸的元宵也別有一番風(fēng)味。而寧波湯團則是由糯米水磨粉制成,更適合水煮。若是在滬郊的農(nóng)家樂,一碗薺菜肉湯團是不可或缺的,那比雞蛋還大的個頭,鄉(xiāng)土味十足。
汪曾祺先生,這位高郵的作家,晚年回憶起祖母包的大圓子,即湯團。他寫道:“咬破,滿嘴油。這樣的圓子我最多能吃四個。”汪家的大圓子以豆沙拌豬油為餡,需提前十天制作,每日再蒸一次,直至油都滲入豆沙中,增添了一份獨特的口感。
上海人吃湯團幾乎吃出了噱頭。上世紀(jì)30年代,咖啡館在上海灘悄然興起,為了迎合本地人的飲食習(xí)慣,許多咖啡館也開始兼做特色小吃。比如南市的蓬萊咖啡館,除了咖啡,還有招牌點心咖喱豬排和寧波湯團。
至今,本市仍有些點心店保留著在一碗大餛飩里加入豆沙餡或黑洋酥餡湯團的習(xí)慣。正確的吃法當(dāng)然是先吃咸口的餛飩,再吃甜口的湯團,這樣的混搭的確相當(dāng)有趣。
冬至的湯團還有“冬至團”或“冬至圓”的別稱。據(jù)清朝文獻記載,江南百姓用糯米粉做成面團,里面包上各種葷的或素的餡,可以用來祭祖,也可用于饋贈親朋。白白胖胖的湯團,看著就很有福相,讓人心生歡喜。
王蔚/文